餐廚垃圾,俗稱泔腳,又稱泔水、潲水,是居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形成的生活廢物,極易腐爛變質,散發惡臭,傳播細菌和病毒。
餐廚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類食物殘余、蔬菜、動植物油、肉骨等,從化學組成上,有淀粉、纖維素、蛋白質、脂類和無機鹽。廚余的主要特點是有機物含量豐富、水分含量高、易腐爛,其性狀和氣味都會對環境衛生造成惡劣影響,且容易滋長病原微生物、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質。
黑水虻vs傳統的處理方式:
目前處理方式:一、厭氧發酵,成本高,沼渣難處理,油、鹽過高,無法做有機肥。
二、 焚燒發電,成本過高,導致空氣污染,二噁英。
三、 堆肥處理,占空間,導致二次污染,油、鹽過高,無法做有機肥。
黑水虻:黑水虻,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蟲,能夠取食禽畜糞便和生活垃圾, 生產高價值的動物蛋白飼料,因其繁殖迅速,生物量大,食性廣泛、吸收轉化率高,容易管理、飼養成本低,動物適口性好等特點,從而進行資源化利用。
一、黑水虻處理垃圾易簡單,投入低,不怕油、鹽優點,只要把餐廚垃圾粉碎,加些輔料混合攪拌就可以作為黑水虻幼蟲的飼料,成本低,利潤高,每噸垃圾可產大概幼蟲500斤,干蟲大概170斤。
總結:小編認為,用黑水虻處理比傳統的處理方式更環保,資源化利用,提高附加值,具有廣闊的市場和產業化的前景。